法,凡城头上之守卒,皆按照队伍,均有长官看管。有敌人射来的书信,私人禁止截留,必须全部交公。汇总之后,再由轮值的将官统一交给主帅。不过说是禁止私下截留,真要有士卒悄悄留下个一封半封,也很难发现。
近千封的招降信,堆在城中帅府的案几之前。杨弘与甘宁分别拆开了几封,封封不同,有写给李仁的,有写给甘宁的,更有一封署名王政,居然指名道姓是写给杨弘本人的。
杨弘与甘宁对视一眼,各自想些甚么,别人无从知晓。只见到甘宁哈哈一笑道:“此离间计也,王御寇这竖子小儿,竟然欲以此来瓦解我军之士气,造成咱们彼此之间的猜疑,实在荒唐可笑!”
杨弘点了点头,随声附和道:“如此拙劣之计,的确可笑至极。”
一旁的李仁却是看了书信若有所思了会,随后仰起头沉声说道:“奇怪,怎么没写给顾雍的呢?”
“元叹兄忠勇坚贞,更是大贤之后,深明大义,”杨弘道:“或许竖子知道策反不了,所以干脆没写?”
“不然。”
李仁摇了摇头道:“杨祭酒你乃是君侯的谋主,跟随日久,更得信重,若说策反之难,祭酒更胜顾雍,然则有祭酒而无顾雍,何故?”
对啊,顾雍名声再好,毕竟新附袁术不久,难道说杨弘对袁术的忠贞程度还不如顾雍不成?这不合情理。
甘宁闻言怔然,站起身来,绕着室内转了两圈:“是啊,怎么就没写给顾县君的呢?咦?杨祭酒,你在看甚么?这般的聚精会神。”
“没甚么。”
杨弘佯装一笑,不动声色地收拾起了刚拿起在手中的一封书信,仓促之间,他没把这书信折好。烛光飘摇,映亮了其上的几行字。
抬头写给甘宁,落款徐州王政,信中内容却是言辞诚恳地说只要甘宁肯降,献上杨弘的首级,来日大功告成,可任选扬州一郡为太守,且许诺不夺其军权。
杨弘当日从合肥返回寿春时,可是派人了解过的,当日宴席上,无论顾雍还是甘宁,都算是主动出面赞同袁术出军北伐的!
至于其中到底是受人欺骗,激将,还是早已和王政暗通款曲,谁也不知道。
乌云闷雷之下,烛光中众人的神情各异。
次日一早,徐州军队展开了初次的攻势。进攻的地点,王政选择了寿春防守最严的东城门,魏延、周泰同时自告奋勇参与了第一波的进攻中,黄忠、乔绾等则率领骑兵,列队两侧,为之压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