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交易规则倒是听懂了,关于麦种却是一头雾水,“这不同的麦种可有什么讲究?能不能麻烦小哥给我讲讲?”
孙传学事先也不知道居然会有三种不同的麦种,不由得也看向了青年。
青年显然早有准备,听两人问起,便缓声解释道:“‘四十三号’抗病虫害的能力比较强,就算遇到大规模虫灾减产也不会很严重。”
“‘五十九号’成熟期更短,大概要比左丘氏的粮种快一个星期,比我们自家的粮种快一到两天。”
“至于‘二十七号’嘛,它比较耐涝,就算遇上水患,减产也不会很严重。”
想了想,他又补充道:“产量方面,‘四十三号’比‘五十九号’要差一筹,‘二十七号’更差一点,大约少一成,但都比左丘氏的麦种高至少三至四成左右。你们可以根据自家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粮种。”
其实二十七号麦种在王氏内部已经被淘汰很久了。
因为王氏这些年来一直很重视水患的防治,平安镇已经有快二十年没遭遇过水患了,“二十七号”这种为了应对水患而出现的麦种,自然也就没有人种了。
反倒是庆安郡这边,因为水资源实在太过于丰富,左丘氏又不像王氏那样注重基础建设和水患防治,水患依旧是比较严重的。直到现在,锁春江依旧每隔几年就要决堤一次。
压箱底的“二十七号”麦种这才重新有了用武之地。
孙传学和刘庆昊两人觉得高产,早产,耐涝这三点都很重要,在“五十九号”和“二十七号”之间纠结了很久,最后一合计,干脆每种各买了一半。
因为之前已经有过一次合作的经验,两人很痛快地就给了押金,然后怀揣着对未来的期待,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同样的事情,在庆安郡其他各卫,同样也在发生。
不同的是,由于各郡的情况不同,所以在购买粮种的选择上略有不同。有些地区容易闹虫灾,“四十三号”麦种便卖的比较好,有些地方容易闹水灾,“二十七号”麦种就卖的比较好,但不管是哪个地方,“五十九号”麦种都是卖的最好的,因为那产量最高。
不知不觉间,庆安郡内就已经有将近一小半的世家,为家族购买的粮种被置换成了王氏的粮种。
……
左丘氏主宅。
一间奢华的书房内,一个头戴玉冠,身穿锦袍,气质沉稳霸气的中年男人,正在临摹着一副《指点江山图》。
这个中年男人,便是庆安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