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步兵,他在8月29日的那场会战里,被一发流弹打中了腹部。当昏迷中的他被抬进帐篷时,负责救治的北海军军医迅速用剪开了已经被血和不知名物质染的又黑又黄的军服和亚麻布绷带,露出了已经开始发炎红肿的伤口。
这年月欧洲各国的军医们对伤口的局部治疗,一般是用酒和铅水;前者用来杀菌清创,后者是一种抗炎剂。当然了,在本时代像什么硫酸、醋、生石灰、松节油、食盐、芥末、奶油、黄油、橄榄油等,都会用于伤口处理。而像止血带、用废布制成的胶带卷、海绵等,也都是野战医院的主要医疗“设备”。
俄军跟北海军打了这两天下来,伤员极多,不是被子弹打中,就是被弹片击伤,只要没死还能来得及处理的,不是锯胳膊就是锯腿。至于那些躯干中弹的,当然不能一刀两段了,所以就只能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然后等死。
虽然血管结扎术早在十六世纪就被法国外科医生发明,但实际上直到十九世纪早期,战场救治最常用的止血手段依然是沸油和烙铁,贵族出身的军官们才有资格享受在创口上抹上一层厚厚的动物脂肪或是蜂蜜的待遇。之所以要这么做,一是没时间做创口缝合,其次就是为了速度。
至于那些被截肢的,也往往会因为灼烧破坏了创口附近可用于覆盖伤口的皮瓣,导致坏疽、破伤风和丹毒感染。
此时帐篷外负责抬伤员的俄军俘虏们都在低声议论,而负责看管他们的士兵也好,军医也好,根本听不懂这些人在说什么。
“上帝保佑。可怜的彼得洛维奇,他恐怕熬不过去了。”
“是啊,他是腹部中弹,火药的毒性恐怕就要到脑子了。”
“您说说看,厄斯金医生,彼得洛维奇还有救吗?”
被称作厄斯金医生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此刻他一言不发,紧锁眉头,脸上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首先引起他好奇的,是帐篷内的医生们都穿着件浅蓝色的外套和帽子,脸上还戴着相同颜色的口罩,同时手上都戴着副极薄的、似乎是用橡胶做的手套。
接下来,令他惊讶的一幕出现了。北海军的军医首先用一把外形奇怪的钳子,夹着块雪白的棉花,然后沾了些不知名的透明液体,在彼得洛维奇的伤口周边进行擦拭。
“酒?”厄斯金医生很快就否定了他的想法,因为他没有闻到一丝酒的味道。紧接着,他看到那位中国人医生用一个装着些许液体、带有一根细针的透明管子,在伤口周边轻轻扎了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