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敖雪对莎克雅讲到,这个文明之所以会沉沦,其中就有劳动异化这样的原因。
“那么怎么才能跳脱这个怪圈呢?所谓劳动异化.......”
莎克雅继续和敖雪用心灵感应交谈。
“嗯.....我们曾经派出代表,去向人类普及我们一族的忧虑和看法。其中,在历史上有一个叫卡尔.马克思的人,对我们的理论非常喜欢。”
“你是说提出《资本论》的那个卡尔.马克思?”
莎克雅知道这个人,在中学课本上看到过。
“没错。就是他。他算是某种程度上,达成了我们的目的。”
敖雪说。
“没想到这种历史名人居然和你们一族有联系。真是.....大开眼界呢。”
莎克雅惊讶的回答。
“嘿嘿,我说过,我们一族是在人类历史背后引导人类的存在,还有更多的人我们都接触过呢。”
敖雪继续说了下去。
马克思认为,劳动异化包括四个方面:
一、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资本家为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不断剥削工人的劳动产品,工人生产的越多,他自己得到的却越少,创造出的财富越多,他自己就越贫穷。工人对自己产品的关系成了一个异己的关系。
二、劳动行为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产品的异化是因为劳动行为本身异化的结果。“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此劳动不属于自己的,而是属于别人的。
三、人类的本质与人相异化:“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是人的类特性”,但劳动的异化使劳动生产活动仅仅表现为个人的生活手段,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换句话说,就是人类的劳动仅仅能够维持自己生存,没有任何多余的能称得上文明的活动,那么就和动物无异,不能称之为人。
四、人与人相异化:上述三点论到人对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对自身劳动的异化,对自己的类本质的异化,“而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所以导致人与他人的相异化。
异化理论从“政治异化”到“经济异化”,最后到“劳动异化”,完成了使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发生了一个重大转变:从对宗教、国家和法的批判进入到对“市民社会”(社会物质生活关系)的批判,对唯物史观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不仅指出了“私有财产是劳动异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