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刘老师谈话的几天里,我一直寻思着怎样才能让孩子在心理上获得支持。此时《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一书中的一段话给我带来了思考:上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对1528名智力超常(这些人平均智商高达151,神童的标准也才不过是139)的儿童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追踪研究,其中一部分人成就很大,另一部分人成绩平平。分析发现他们之间最大的差别是在完成任务的坚毅精神、自信而有进取心、谨慎、好胜心等4个方面,它们认定非智力因素在创造性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它让我认识到,智力只有建立在良好的性格基础上才能让人走向优秀。而坚毅精神、自信而有进取心、谨慎、好胜心这四种品质是书上学不来的,它只能通过反复的社会实践才能获得,而孩子的社会实践主要就是玩。再通过深入分析,我发现较好的记忆力是一切事物的基础保证。在这种思路指导下,一场关于培养王喜乐玩的能力及改善记忆力的教育帷幕在无为中悄悄拉开。
我认为,如果用学习内容作记忆力训练素材,虽然对课堂学习和分数有帮助,但容易让孩子觉得家长在有意抓学习,时间一长自然会产生逆反心理。为此,我得全部素材都取决于生活,努力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孩子的记忆能力。总体上说我用了以下符合孩子实际情况的三种方法:
第一、回忆记忆训练法
这种记忆训练法,就是把识记材料不加修改地重复出来。
记得,我第一次把儿子叫过来说要考考他。他那胆怯的样叫我好笑。 “考,考啥?”儿子惴惴不安地小声问。
我给你从3位到12位的10组数,每念一遍,看你能不能重复出来,重复的数字越多越好。数字组成是这样的:
921
1458
79658
813546
3146725
28948175
354813617
9785927453
62587374135
357847543891
“简单。”儿子摆开架试。这是上学以来面对家长的“考试”,儿子第一次这么积极。当数子重复到6位时,儿子遇到了困难。欢笑中,儿子一遍一遍的要求重新再来。这种训练是多样的。我时常会把数字换成几个字、几何图或其它符号。总之,以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为主,经常变着花样在说说笑笑中帮助孩子提高过目记忆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