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听他们嘚啵嘚啵似关怀,实教训的废话一堆吗?
时间在她的脑海中缓缓回放,回到那日朝堂上,萧倾示意王项提出安祭武魂的方案那个时刻。
王项对她和余在廷在搞的“超标准”方案一直是在不咸不淡应付着的。这个萧倾看得出来。但是这时候,既然是要在朝堂上讨论这个方案,他自然要先开这个口。
之前余在廷对萧倾分析过这么干的好处和坏处,以及可能遇到的最难反驳的反对等等。这时候她心里便有些底了。
可是有底也没用。
这些宗亲说了许许多多话,但是在萧倾听来,只有一句话:按制行事。
大萧都亡了。
现在这个,顶多可以成为南萧。他们哪来的那么多“制”?
更叫人头疼的是,当时在朝堂中,文臣附和,武臣隐怒,最后自然是不欢而散了。
之后,萧倾诚恳地请教了王项,想要听听他的想法。
王项这回倒不藏私,只对萧倾说了两点。
第一点,越制而行,宗亲大臣们无所适从,更有甚者,伤害某些人的既得利益。
第二点,国库并没有足够支撑的银子。
安祭武魂不光是要走个仪式而已。
要想将这件事情做得隆重一些,仪式的各种准备都要齐全不说,这还涉及到对这些牺牲武将的荣誉奖励,家人的抚恤等等。
这都是要花钱的,不是空口说一句就好了的。
永萧宫整个都被北蛮占了,萧水以北的大量资源也都落入他们手中。现在南华城的皇宫维持,朝廷运作等等,主要都是依靠的定州和周边州府积年既存的财政收入。
按照王项的说法,那真是一块银子在当两块在花,所以凡事还是要从简。
更何况,这些南归的人还要安排吧?宗亲什么的哪都是需要荣养的,这又是一大笔银子吧?
吧啦吧啦。
萧倾听到最后,已经什么都不想说了。
“丞相既然已经想得如此透彻,为何一开始不说呢?”
王项眯着眼睛笑了笑,“陛下仁德,臣怎么好一开始就说这些扫兴的事情呢。而且,臣也是心存希冀,想着若是能成,说不定还有其他的办法。”
“那丞相现在为何又说了?”
王项叹了口气。
“余大人大约也和陛下禀过了此事要推行,会遇到的各种阻力。宗亲便在其中。如今宗亲的态度们陛下也看到了,就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