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等候谭纶的到来。
不多时,张吉直接前面引路,带着谭纶走进了书房。
“快坐,这天气,还没退署,只能先将就将就。”
魏广德客气的请谭纶坐下,张吉吩咐人送来茶水和井镇的西瓜。
“嗯,味道还不错,子理兄,你尝尝。”
魏广德拿起一块西瓜一口咬下,香甜汁水入胃,带着丝丝凉意,好不痛快。
“好。”
谭纶也不客气,拿起一块西瓜就送入嘴里。
几块西瓜下肚,署意似乎也退下去不少。
拿起湿毛巾擦手,等谭纶也擦手后,挥退左右这才问道:“子理兄那边,是否已经有名录了。”
兵部对军中将领情况肯定非常熟悉,他要的年轻将领名录,其实很好找,甚至可能就是按照年龄,把三十岁以下将官的情况抄录一份就可以了。
而魏广德,自然希望在这份名单里看到几个熟悉的名字,然后好有针对的进行培养。
实际上,魏广德也担心他记忆里那些熟悉的将领,怕未必都是那种像俞大猷、马芳这样能占善战的将官。
但无所谓,先培养一下看看,行就逐渐委以重任,不行就剔除就是了。
毕竟,他能记住的名字,肯定是在大明朝做了点什么事儿出来的人,他才会对他们的名字有点记忆。
而他们做的事儿,可能是好事儿,也可能就是办坏事儿。
比如自己老丈人徐鹏举的大名他就知道,不是因为他是魏国公,而是因为他被冠宇“草包将军”之名,在后世被人骂有辱“鹏举”二字。
很快,一张记录着七八个名字的纸张就来到他手里。
魏广德一个一个看下去,上面有名字、年龄及家庭信息,还有就是现在的官职,之前做出过什么大事儿,立了什么功劳。
全篇看完,七八个名字里,魏广德还真有收获。
其中两个人的名字,魏广德依稀有点印象,说明这俩人以后应该是做出了什么事儿,让他们的名字被流传下来了。
刘綎字省吾,江西新建人,祖籍南昌高田龚村,大都督刘显之子。
万历二年考中武举状元,随父讨伐九丝蛮,刘綎率先登上城楼,抓获蛮人首领阿大,立首功。现任南京小教场坐营、守备。
麻贵字崇秩,号西泉,回族,大同右卫人,大同参将麻禄之子。
麻贵由舍人从军,累功升都指挥佥事,充任宣府游击将军。隆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