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西洋堪称明初盛事。
郑和带领船队浩浩荡荡,足迹遍布南洋、印度洋,甚至最远到达过非洲,大大扩展了明王朝的朝贡体系。
然而,万国来朝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很久,到宣德年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结束后,“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
现如今,大明的水师已经具备重现永乐朝下西洋的能力,自然也能把那些国主带到大明来朝觐。
“此次陛下大婚,不妨诏令藩属,命其王亲赴京师恭贺。说起来,自永乐后,再无万国来朝之盛大礼仪了。”
魏广德话音落下时,反应最激烈的就是李太后,谁不希望自己儿子能够名留青史。
“自永乐后再无万国来朝盛世”如同魔音般不断在她耳边回响。
历史上的朝代,只有开国皇帝能称“祖”,所以都是只有一人可有此称呼,惟独大明出现了两位。
虽然永乐皇帝成为“成祖”是因为嘉靖皇帝想把父亲的牌位送进太庙,但也是为此煞费苦心。
不止是大明现在的皇帝这一脉得自永乐皇帝,其本身的文治武功也是很厉害的。
当然,细细算起来,永乐皇帝虽然厉害,但是貌似还是没有超过唐太宗,所以对于“明成宗”改为“明成祖”,多少还是有碍。
毕竟,虽然永乐皇帝南征北伐立下不小功绩,又有派水师下西洋的壮举,但大明相较于大唐还是有很大差距。
大唐的强盛,真不是大明可以比拟的,即便永乐皇帝下西洋营造出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但和大唐依旧有差距。
当然,对这点,大明是不会承认的。
但是嘉靖皇帝还是以此为理由,强行把永乐皇帝从“明成宗”改为“明成祖”,可见创造出“万国来朝”局面对于皇帝的重要性。
不过,下西洋已经过去百年,李太后也不是很确定是否还能重现明初的辉煌,于是迟疑着问道:“魏阁老,当真可以重现盛世景象吗?”
“大明还能造宝船吗?”
就在李太后话音落下之时,陈太后忽然也开口问道。
“呃”
魏广德被陈太后的话问愣住了,对于宝船他知道,是郑和下西洋时期的标志性船只,后世对宝船的推测也很多,但是因为缺乏文献资料,所以都只能推测。
有说宝船可能高达四五千吨排水量,也有人吹牛说超过万吨。
当然,靠谱的说法是宝船“五千料”,据此推测排水量在两千吨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