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产跑车创造;
8分钟以内,是大部分超跑现阶段的成绩;
9分钟以内,基本上是宝马、奔驰、猎豹等豪华品牌旗下性能车的成绩;
10分钟以内跑完纽北赛道全程,则已经能证明一辆汽车的优秀机械性能了。
力帆520设定的这个目标非常务实,不过分夸张,也很符合车型本身产品定位。
现场来的一些汽车记者不住点头,认为这个目标设置得还可以。
尹明善生怕大家不懂,小瞧了自家的力帆520,还掏出了携带的字条,现场读了一遍各大汽车厂商近年来的圈速成绩。
宝马M5,8分13秒,2005年创造。
宝马M3,8分22秒,2000年。
奥迪RS4,8分09秒,2005年。
捷豹S-Type Diesel,9分12秒,2005年。
……
听完后,在场基本所有人都懂了。
力帆520能跑入10分钟,跑到九分多钟,比不上一些豪华品牌性能车,但绝对比得上一些日、韩合资车企发布的十几万车型了。
尹明善见观众终于理解了,与夏景行对视一眼,均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另外,我们力帆还和特斯拉定了一个赌约,还请今天到场的观众见证一下。”
观众来了兴趣,还有赌约啊,这么带劲的吗?
尹明善笑眯眯道:“圈速成绩出炉后,特斯拉跑进7分钟,领先力帆3分钟,就算特斯拉胜;
反之,特斯拉领先力帆不足3分钟,且力帆跑入了10分钟以内,就算力帆胜;
如果特斯拉没跑进7分钟,力帆没跑进10分钟,我们两家都输。”
台下有人点头,特斯拉和力帆除了一个“让三分钟”的比赛外,也还在跟同类车圈速记录、各自车型所面对的圈速天花板较劲。
一场比赛,其实可以视作是三场比赛!
只是两款车天花板差距很大,一个7分钟,一个10分钟。
这也没办法,因为价格上面就差了足足20倍。
力帆520先天发育不良!
如果特斯拉不让力帆3分钟,这比赛就完全没悬念了。
让了3分钟以后,大家也基本公平了,算是处于同一起跑线,还有一点比赛的价值和悬念,也可以让人提起点心思来猜测比赛结果。
台下人议论纷纷,不少观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