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无所谓的笑了笑,在宇文化及饱含着对杨素同情的目光中,晃晃悠悠的离开,回去点选部队,接收军资。
让杨素去平蜀王叛乱,当然是因为蜀地相对远了一些,局势更加复杂一些,杨素岁数大了,去跑一趟多累一累老胳膊老腿,毫无疑问是件好事。
不过在这剧里,杨素死的其实挺痛快,因为其放跑了高颎,私藏了杨坚遗诏,杨广怀疑他有异心,直接干脆的来了个满门抄斩。
眼下看起来是杨广对杨素的信任,让其去平蜀王叛乱,实则不过是最后的利用而已。让杨素去打蜀王,看看在这个过程中杨素的关系网络,回头将杨素党羽一网打尽。
总的来说,王言就是故意消遣杨素呢,以后死不死无所谓,现在先累个半死再说……
可能是考虑到正是过年时候,也可能是杨谅、杨秀这俩人,发现想要起兵造反的时候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没有自以为的那么多人的追随。
而且想要起兵,要准备的东西也一样的多,同时他们还不能肆意的劫掠,因为他们造反是想要成功的么,甚至就算没想要成功,也不能滥杀无辜,那是不正确的事。
当然因为军纪没有那么严格,军卒的思想没有那么高的原因,即便上层不想祸害百姓,然而大军过境,百姓们也难逃悲惨的命运,相当数量的杀人抢劫、祸害妇女等等,都是必然发生的……
他们没有发动,王言当然也不会直接领兵杀过去,不过就是给一些人写了信,恐吓一番,让他们不敢随着杨谅造次,最好把杨谅给绑了来到大兴请罪,别让他亲自出马。
所以王言还算过了个好年,至少比杨素好,毕竟他只带一千兵马,说走就走,杨素却是要新征调一些府兵,准备军资等等,并且先期派出一部分往汉中过去,直接就忙了起来。
而杨广也没有什么大动作,只是每天起早贪黑的处理公务,还是在不断的接见各种人,忙的跟狗一样。
登基上位不算完,杨广也仅仅是粗略的摆平了关中之地罢了,大致的收获了关陇集团的支持,还有外面的许多地方大佬,需要杨广拉拢,还有很多的关键位置,需要杨广换上自己人。
这是一个大工程,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做完的。杨广的命令一道道的发出去,每天都有一大堆的驿站骑士快速的从大兴奔行出去,通过大隋的驿站系统传递到各处。又有一大堆的骑士从各处跑进大兴,将各地方的信息传递到杨广这里。
同时在杨广的授意,王言也对现在屯驻大兴的部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