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战火纷飞的祖国。
他要去敦煌,越快越好!
1943年3月,常书鸿冒着抗战的炮火、穿过破碎的山河,艰难跋涉数月终于到达了敦煌。但当他真正走进莫高窟,才发现自己日思夜想的艺术圣地已经是一片狼藉,一层洞窟基本被流沙掩埋,满窟的塑像倾倒垮塌,大量壁画严重空鼓、大片脱落……
眼前的一切让常书鸿无比痛心,他决定留下来。
以全部精力来守护敦煌!
1944年元旦,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莫高窟近500年无人管理的历史因常书鸿而彻底终结。
妻子带着一双儿女与他在敦煌团聚。他们脱下洋装换上棉袄,住破庙、睡土炕、点煤灯、喝咸水,冬天,屋里冷得滴水成冰,一场大风过去,满屋子里厚厚一层黄沙,甚至连喝水,一家人得拎着筐去河里打冰!
与他们多年在巴黎的优渥生活相比,这样的艰难可想而知……
1945年,妻子终于忍受不了,留下了尚年幼的儿女逃离了敦煌,当常书鸿终于意识到妻子的出走,纵马去追时早已经来不及,他在戈壁上坠马昏厥,被人救回来才捡回一条命!
在子女的哭叫声中,常书鸿默默地承受着失去妻子的痛苦,悲痛至极的他一个人站在莫高窟里,看着《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
他想,萨埵太子可以奉献自己的身体救活一只奄奄一息的老虎,我为什么不能舍弃一切侍奉艺术,侍奉这座伟大的民族宝库呢?我如果为了个人的一些挫折与磨难就放弃责任而退却的话,这个劫后余生的艺术宝库,很可能随时再遭劫难。
他暗暗发誓:不能走!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都要与敦煌终生为伴。
为了守住敦煌,他四处“招兵买马”,只要遇到年轻人,他逢人便问:“你愿不愿意来敦煌?”
他的召唤很快有了收获,此后,一批又一批热爱敦煌艺术的青年们在荒滩戈壁上扎下根来。为了带领大家守护好敦煌,已经在西方美术界赢得荣誉的常书鸿干脆放弃了个人的艺术创作。
他带领着第一代莫高窟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几乎是用双手清除了数百年堆积在300个洞窟里的积沙;他们给洞窟编号、测绘、照相、临摹;他们不停地种树,修建了一千多米的防沙墙……
有一位学国画的大学生,名叫段文杰,他响应了常书鸿的号召,临行前,因为牵挂家中妻子和孩子,他计划着就是到敦煌看一看。
谁能想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