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只要你清楚地明白了我的意思,那么基于你自己的需求、经验和视角出发,你完全可以有你自己的理解,不用强求跟我完全一致。
反过来,如果你不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只是机械地复制我的做法的话,那其实也不是在学习——你只是在生搬硬套别人的思维模式,是无法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的。
所以,一个更好的对待知识的态度是什么呢?
永远不要假设自己已经完全理解了,也永远不要对知识存在轻视的心理,认为它「不过就是 xxxx而已」,而是要保持审慎、开放、批判的态度:
这个新知识跟我已知的事物有什么联系?
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点,有什么差异点,分别适用于什么场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对于这个新知识,我还可以去获取些什么信息,来更好地理解它?
我可以如何试着把它应用到生活、工作中?
这才是一种求知的心态。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这就需要平时在生活中锻炼一种能力:可以在内心容纳更多信息,观察它们彼此碰撞、交织、联系的能力。
这种能力有不同的叫法。我把它叫做「认知空间」,有些地方可能叫做「注意力广度」,有些可能会把它归入「工作记忆能力」……但无论如何,它们的内核是相似的:在脑海中同时容纳更多、更复杂的信息量,让大脑适应这种高耗能的状态,而不是急着把它简化、窄化。
如同我在一贯的思想观念:很多时候,慢一点,会更好。
因为慢一点,你才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这些信息慢慢碰撞,发酵,酝酿,让自己得以观察它们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让一切更加纤毫毕现。
比起你急匆匆地给它们制定一个去向,下一个定论,你能够得到的,会更多。
那么,怎样锻炼这种能力呢?不妨从这几个小 Tips开始。
一、接受一个假设:世界是复杂的。
有时我们会说:世界是简单的,因为构成世界底层的原理是简单的。
有时我们又说:世界是复杂的,因为世界上各种形形色色的现象是复杂的。
那么世界究竟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我会建议的,不妨假设它是复杂的,再带着这个思路去探索。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单单拎出一条条原理是没有意义的,原理必须跟现象结合在一起才有意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