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吏的升迁之路被堵死,又没有工资领,那除了以权谋私、营私舞弊之外,也没得可做了。
毕竟胥吏虽是朝廷不入品级,比芝麻绿豆还小的人物,但在老百姓的心中,他们却都是手握重权的大人物。
单是看城门的兵丁,都敢肆意勒索过路的百姓、商贩,不给个过路钱,不留下点什么,都不让从城门过。可以说是雁过拔毛,大粪车经过都得先尝尝咸淡。
所以他们对百姓伤害也最大,因此才有“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任你官清似水,难逃吏滑如油。”之说。
而如今,项南改革官制,解除对胥吏的禁令。
胥吏能够升迁,能够参加科举,能够担任大官。
官和吏都是三年一查,优等的升迁。比如捕快升做巡检,巡检升做主簿,主簿升做县丞,县丞升做通判,通判升做御使……
其实吏因为负责具体事务,办事能力甚至是强过官的。毕竟官大多是来自科举或捐官,学得多是四书五经之类,或者单纯有钱买官做,之前并没有做过官,没有实际行政经验。
很多官员上任之后,面对一县大大小小的事,头都大了。甚至连《律例》都不知道,审案都不知该用哪条法。
相比起来,负责刑名的胥吏,是不会不熟悉《律例》的。对于审案,他们就比官老爷懂得多得多。因此把他们拒之门外,实在不公平。
……
项南大手一挥,要改革官制,百官们是无人不敢顺从。
一来,项南威望够高,这些年开疆拓土,富国强民,在百姓百官中都拥有极高的声望。
二来,项南手段够狠。这些年严查贪官污吏,每年被殺头就多达上千人,至于抄家的、流放的、杖责的、贬官的,更不知道有多少,比之明初的朱元璋下手还狠。
三来,冗官冗员,也的确是历朝历代之弊,是必须要进行整顿的。
以清朝为例,虽然朝廷编制未改,但是顺治年间,朝廷每年为百官发放的薪俸只有两百万两。到了乾隆一朝,就增加到了六百万两。编制还是那么多,开支却增加了两倍多,就是因为冗官的增多。
比如六部的额外郎中、员外郎,行走、章京等都是无定数的,所以六部官员便大肆扩招,然后将本属于自己的工作,交给这些下员处理。
如此一来,导致各部虽然名义上没增加编制,但其实各部领饷的人却多得出奇,已经相当的臃肿。
有识之士都知道必须要改革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