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道。
“彩!彩!彩!”众人纷纷喝道。
能听闻这千古雄文本就是人生一大乐事,他们又是亲自见证者,哪能不高兴呢?虽说文人自古相轻,可是面对绝对的实力碾压,谁又会吝啬赞美之情呢?
或许正如骆宾王所说,《侠客行》一出,恐怕后人再无人敢提起心思与之相较......
虽是好事,但是凭生一丝悲哀......
李太白太仙了,凡人根本就触碰不到他的灵魂,也只有杜工部一人能站在那高山上窥其全貌。
众山皆小,唯有太白山屹立秦岭山脉。
“骆小兄弟,该你和诗了?”李渊微微一笑。
骆宾王虽是大唐数一数二的才子,《讨武曌檄》更是令世间檄文黯然失色,可是论起诗词来,谁又能高太白一头呢?
几百年后的苏东坡或许有那份才能,但正如一把锋利的宝剑,有剑穗、剑头、剑柄、护手、剑身、剑脊、剑刃、剑锋、剑尖等等部位,虽然剑刃和剑尖一样锋利,但是剑尖所能抵达的高度,是剑刃一辈子也难以触摸的......
因为那难以触及的部分,就是七分仙气、三分才气!
“道长《侠客行》已如天上皓月,纵然星辰明亮,但是也会黯然失色,宾王就不再自取其辱,能闻这篇诗词,宾王已无悔意。”骆宾王轻叹道。
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的才华早已向世人证明,仅七岁就名满大唐,他可以写下足以令世人惊叹的好文章......
可是这份好文章在众人看完之后,顶多临摹一遍,揣摩其中语句的精妙,可不会将他的诗篇束之高阁,裱以金银俗物相衬。
而这篇《侠客行》就是那种众人都舍不得将它遗忘的上品佳酿,含在嘴里都怕化了,捧在手心都嫌碎了......
“苏某有个不情之请,道长......可否亲自写下这篇《侠客行》。”苏亶眼含期盼。
眼前的老道士可不是平常人,而是大唐的太上皇,他的墨宝不说价值千金,几文钱还是有的,但若是加上了这篇诗词,那就是千金不换了。
当然,像他苏亶这样的世家大族是不缺银子的,墨宝是要留下来当传家宝的,正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价值连城......
被皇帝陛下放在枕边,异常的珍惜,身边的大臣虞世南等也曾借过去临摹一番.....
“写字......”李渊心里顿时就有点小慌,穿越众当文抄公最害怕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