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他作为达官贵人堂上客已经说习惯了,倒是忘了太上皇现在已经禅位,正是应当追求‘穷奢极欲’,打眼看去,三清殿倒也未显奢华。
所以他这话,明显是得罪太上皇。
孙思邈心里牵挂着太上皇救治天花的医术,也不想自找麻烦,所以又接着说道:“正因为周公旦制定的周礼,所以历任周王都会亲自开苗圃,王后亲自种桑。可太上皇不同,先于翠华山的湫池捕鱼,又下膳房烧制菜肴,其德世人谁可比之!”
其德世人谁可比之!
画屏捂嘴浅笑的看着孙思邈,没想到世人传说已经登仙的孙老神仙也有这么可趣的一面,在李渊的示意下,用铜刀割了一块鱼腹最鲜嫩的鱼肉递给了孙思邈。
“在路上,孙老神仙说在洛阳待了不少时间,不知这红烧鱼可否比得上黄河鲤鱼做的鱼生?”李渊问道。
鱼生,就是生鱼片。《诗经?陈风?衡门》就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意思是说:难道吃鱼一定要吃黄河里的鲤鱼?难道娶妻一定要娶宋国子姓贵族的姑娘?
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就是源于鲁昭公送的鲤鱼。
“洛阳鱼生虽然鲜美,但也不如陛下做的鱼生。“孙思邈摇摇头,用竹筷夹起一小块嫩白的鱼肉,沾了沾汤汁,小心的送入嘴中,细抿其味道。
道教虽然崇尚鲤鱼,但是不吃鲤鱼还是在唐玄宗时期,所以孙思邈并未见怪于黄河鲤鱼做的鱼生。
后世真正的野生黄河鲤鱼一条几乎要卖到天价,只有夏秋之际黄河开水放闸才会有一些,作为屌丝的太上皇当然没有吃过,所以才要问一问孙思邈到底好吃不好吃。
想到黄河鲤鱼,李渊决定吃完饭就要写信让李世民帮他在黄河钓几条鲤鱼,满足他的好奇心。
不知后世会不会有诗人这样写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李渊笑,无人知是鲤鱼来。”
分红烧鱼是个辛苦活,最大程度要考虑众人的尊卑。画屏是规范后宫礼仪的女史,倒也熟习。
皇三子的李恪分得了一颗鱼目和一些鱼肉,小口开的比蜜还甜,一口一个画屏姐姐。对于小明月,李恪也夹了一口递到了唇口让她尝尝......
候广亮作为潞国公的世子,地位虽然尊崇,但对比太上皇明显不够看,可画屏考虑他救了武珝一命,分了整只鱼尾给他。
红烧鱼虽然不算什么贵重东西,可对于大唐的人来说确实是个新奇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