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信的突厥骑兵吓得脸色煞白,呼哧的热气淌下滚圆冷汗,舌头打结道:“约有五千之数,可...唐军兵精将猛,非我等不出力,实在是太强了...”
“战败之人焉有脸面存活!”颉利可汗面露凶恶,从腰间抽出黄金宝刀一刀杀了报信的骑兵,脑袋咕噜咕噜在地上滚了几个圆圈。
本来气势汹汹南下长安的颉利可汗此时心里也打起了鼓,去岁他也曾率领十万突厥骑兵侵犯太原,可是却被在并州的李靖率领一万多江淮兵击退,例行的打草谷失败。
和历史的一样,颉利可汗看到唐军严阵以待,自知占不了大便宜,更肩在李世民的虚张声势下,屡屡被李靖打出的心理阴影发挥了作用,再加上李世民作为秦王的赫赫威名也不是白吹的。
君不畏死,将兵何畏死也?
更别说让突厥人羞愧的是那些胁从的杂胡看着李世民的身影跪在地上喊着“秦王万岁”之类的话,军心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资治通鉴》记载此时的突厥“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而之前最大的匈奴帝国也不过能派遣五十万的匈奴骑兵,后世只有蒙古帝国的蒙古铁骑能与突厥帝国相提并论。
这等威风远远超过了只占据了辽西和幽云的契丹,而在檀渊之盟宋真宗又是什么表现?
举一个最大的例子,那就是渭水之盟被李世民视为一生之耻,而宋儒沾沾自喜认为檀渊之盟是一种胜利。
“颉利可汗,你我昔日曾相互结盟约为兄弟之邦,赠送金帛,前后无算,可是颉利你今日背叛盟约,引兵临渭水,是要和某的大唐拼一场吗?”李世民坐在马背,嘴里吸了口冷气,风声缭乱,吹的他有些睁不开眼,可是他又挥了一下马鞭,此时他不能退。
“汝虽戎狄,亦有人心,何以忘掉往日恩情?突厥虽有十万铁骑,可朕之大唐,更有百万雄兵!”
李世民话音一落,严阵以待的数万唐军舞者盾牌,高举剑戈,大喊道:“杀!杀!杀!”
颉利可汗看到眼前‘兴致勃勃’的唐军,惊吓的险些跌落马匹,人一过万,人山人海,几万军队的呐喊声可想而知?
这些原属于秦王府的天策军本就是驰骋疆场的精锐部队,隋末十几年间,久经战场,不畏战,也不怯战!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被视为英主的颉利可汗畏惧唐军声威,派遣使臣前往南岸求和,声明从此退回漠北,对中原今后秋毫无犯。
可是两方人马都知道这是糊弄鬼的,颉利可汗几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