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南巡此人,早年间在睢州城内里,就小有名声,少时家世不差,其父知书达理,从来以为学问二字,并非单单是为身入朝堂,讨得一官半职,故而即使齐家虽是家道中落,但依然将齐南巡送往学堂其中,令其熟读不少圣贤文章,前贤旧作,才放任其去往别处谋取差事。
最是难得之处在于,即使堪称学业繁重,齐南巡竟是不曾将武艺落下,横是兼顾先生课业之外,同睢州城中不少武夫学来一身相当高明的武艺,一来二去,身在睢州城内竟是闯下不小的名声,仅是在年少时节,就颇受当年睢州城城中重看,因其一来是身手甚好,二来更是懂诗书识大体,因此小有名声。
睢州地处上齐关外,流寇自是比上齐其余地界更为众多,一时间匪患猖獗,纵是上齐边关时常调拨兵马来援,照旧不曾有半点功用,关外流寇亡命,更是知晓边关兵马来去的路数时辰,最是狡猾心狠,而睢州城内里虽有屯兵,然随盟约立后,实不能有过多兵马存留,更有惰怠缠身,哪里还顾得上同关外这些位亡命的流寇分出个生死,即使是德高望重老城主,照旧是未曾能够扭转这场变局。
积弊已久之事,除非是下猛药断绝其退路,否则实难成事,老城主虽是德行甚好,但唯独不曾存留有这等断腕的心境,于是实不能令整座睢州城守军可有半点起色。
而终是出城在外闯荡的齐南巡,却是投身行伍其中,并不曾凭文墨争来一官半职。上齐文风盛行,曾有这等讲究,言说是上齐皇城,但凡凭青石砖拍倒一片臣子,大多乃是文官,因此既不属世家高门,连寒门出身都姑且算不上的齐南巡,自是难以在朝堂其中得来这么份问职,索性是投笔从戎,身入边关行伍其中,且凭连年剿匪杀贼的勋业,在边关其中得来这么个校尉的官阶。恰好是睢州城老城主年岁过大,告老辞官,且临近辞官回乡的时节,还向朝中举荐齐南巡,如此一来,相当受朝堂里武官看重的齐南巡,就近乎是顺理成章接过此城城主之职,走马上任,竟是摇身一变,成为边关不多见的身兼两职的城主校尉。
倒也算不得是什么为旁人棋子,而是如是多年来,上齐武阶近乎都是被文臣挤兑得紧,眼见得有如此一位年纪尚算是适宜的而立壮年,武官近乎皆是上下一心,将齐南巡的城主位保下,既可使得边关局势,始终有这么位才气过人的校尉盯守,又可将文臣一脉,排挤在外,于是出人意料不曾因往日旧怨有半点阻挠,将齐南巡推到如此位置。
走马赴任五载,齐南巡手腕当真是过人,牵一派敲一派,竟生生是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