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不凡的起点,也有着无限的可能。”
……
2004年1月1日 11时燕京国新办招待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
来自国内外的媒体记者齐聚一堂,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主席台上,等待着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华科院副院长姜冕恒的发言。
姜院长稳步走上讲台,脸上全是自豪和从容。
“女士们、先生们,我荣幸地宣布,神舟五号飞船在经过了绕地球14圈飞行以后,于今天燕京时间6时23分在塞北中部地区安全着陆,航天员的身体状况非常好。”
老爷子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自信和底气。
随后,姜院长详细介绍了飞船返回的过程,包括推进舱的分离、返回舱的再入大气层、降落伞的打开,以及着陆缓冲发动机的启动,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华国航天技术的精确和可靠。
“姜院长,您好,我是路透社的记者。请问华国未来在载人航天方面有什么计划?”
路透社的问题中规中矩,姜院长的回答也是四平八稳。
“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刚刚起步,任重道远,将按照我国政府早在10年前就确定下来的载人航天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在实现载人航天飞行之后继续努力实现以下目标:第一,实现在太空的出舱活动。第二,空间飞行器的交汇对接技术。第三,建立空间实验室。
通过以上目标的实现,把我国的载人人航天技术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为开发和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姜院长,您好,我是法新社的记者。请问华国是否有建造航天飞机的计划?”
姜院长闻言,心里冷笑了一声,而后开口回答着,
“我国没有建造航天飞机的计划,我们的技术路径与其他国家不同。
目前华国也没有达到那个技术高度,我们要解决的是基础的问题。”
姜冕恒的答复,让外国记者们嘴角露出了笑意。
承认差距就好,看来华国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的实力只能在近地轨道上玩。
“姜院长,您好,我是朝日新闻的记者。请问华国在近年内是否独立掌握了太空技术?”
国内记者们闻言,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飞船都回来了,还特么的都不算独立掌握?
意思是我们的上天,还是其他人的帮助下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