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他在淞沪战场已经投入了多达15个德械师,投入了几乎全部的空军力量,但战场形势却是从会战初期中方攻、日军守的主动态势转为了防守态势。
而且,仗打到现在,他的德械师已经被打残了7个,川军和湖南、湖北的地方部队更是损失严重。
而且最让他感到心痛的是,中央空军的200来架飞机几乎损失了一半。
飞机倒还好说,只要能筹到钱,总能从世界各地买到一些来进行补充。但国家花大价钱精心培养的飞行员也牺牲了数十人,这损失就有些大了。
要不是有司徒老先生支援来的第一批归国华侨飞行员的支持,他的空军就会面临飞行员短缺的窘境,再难发挥作用。
从整个淞沪战场的总体态势来看,中国军队的失败已经很难避免。
只是校长心中总有一种不甘,总有一种潜藏的侥幸。
没道理一个只有数千人的教导总队和一个上万人的模范师,就能打出歼敌一个师团的战绩,而他花费了无数军费、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打造出来的德械师,居然连一场像样点的战绩都没有,这是哪里出了问题?
要说指挥官,现在淞沪战场实际上就是他校长在亲自指挥(他可从不认为自己的指挥能力不行),更有德国军事顾问团的专家进行指导,还有如陈修辞、百里先生、以及众多民国军界精英的辅佐。
前线则有如身经百战的张长官、号称小诸葛的白上将等优秀将领的指挥。
而部队方面,更是体现出了华夏近代史上罕见的万众一心,三军用命的顽强精神。即使是如川军这种装备简陋,甚至穿着草鞋、背着***的地方军阀部队,在战场上也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地跟日军拼杀。
所以他想不通,所以他就还想再等等看。
而陈上将却是知道战局已经刻不容缓。
要知道,几十万部队的撤退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哪支部队先撤?哪支部队掩护?侧翼如何保障?殿后的部队如何安全撤离?都必须要事先进行策划安排。
而且撤退的部队撤到哪里?在哪里进行补充修整?后勤如何供应?
这些更是要事先就计划妥当。
作为一个具备战略眼光的军事将领,陈上将可是知道兵败如山倒的危险。
如果撤退过于仓促,就有可能变成一场大溃退,那就会成为中国最精锐的一个作战集团面临彻底崩溃的灭顶之灾。
早在淞沪战场局势逐渐严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