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变成这个世界物质组成的基础,把水这种物质,拆成不能称之为水的水气。
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水就不再是水了呢?
单个的水分子或者水气,肯定不是水。
两个水分子,或者两小缕水气,肯定也不是水。
那么慢慢增加,十个水分子,一百个,一千个,一百万个……
到底要到什么数量,才会变成水?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无数的小问题,是从什么时候,变成了一个大问题的?
李启陷入了迷惑。
他分不清楚宏观与微观的界限了,也搞不清楚‘可能的小问题’和‘不可能的大问题’的之间界限了。
要多少个小问题才能变成一个大问题?
要解决多少个小问题,才能让大问题消失?
李启陷入了沉思。
这个问题看似不重要,但李启却发现,这点实际上却非常重要。
用人们耳熟能详的理论来举例,那就是微观物体遵循量子力学,普通物体一定程度上遵循经典力学,宏观物体则遵循相对论。
那么,这几个事物的界限在哪里?
如果给你一个粒子,那么应该如何判断它会遵守量子力学的规律还是经典的物理法则?一堆粒子呢?
为什么一堆粒子堆起来,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遵循的道也不一样了。
明明是相同的东西,都是水分子组成的,但他们在不同的大小,所遵循的道是不一样的。
是水分子的时候,遵循微观的道。
聚集多了,就遵循宏观的道。
那,什么时候产生的这样的变化?
大问题和小问题的本质就是如此,这背后绝对隐藏着什么深刻的含义!
解决一个宏伟的大问题,需要用到一种道。
解决宏伟大问题下面的小问题,又需要用到另一种。
那么,怎么判断用那种?这种转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李启似乎感觉到了,自己摸到了什么东西。
在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之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界限——量子世界的离奇现象并不会影响到宏观世界,这个界限保护着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物理之道。
我们从来不用担心微观中的那些波动会让自身坍缩,量子世界也不用担心宏观事物影响到自身的波动性。
这一层界限,李启第一次感受的那么清楚!
他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