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汉朝时南方开发程度还是比较低的,按照历史原本的发展轨迹,要到后来西晋灭亡、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南方实在拥堵得人多地少,才不得不充分大开发。
这一世,因为刘备在南方起家,南部各州在统一之前,已经得到了十几年的良好发展,所以到统一的时候,南方的人口、田地面积、粮食产量等指标,原本就达到了平行时空永嘉南渡初年的水平。
如今又得到了十年有计划的建设,南方的开发程度更是达到了原本历史上南北朝中期的水平。
尤其是因为航海技术的发展,原本时空中被视为积累的闽中之地,乃至岭南的漳、潮等地,这一世都得到了比较好的开发,但看这几块地皮的开发水平,甚至能达到原本历史上唐朝时的程度——
因为在没有优良的海船之前,闽中那些山区环抱的河谷小平原,实在是难以开发,进出不易。
但是有了便捷的海船运输之后,情况就直接逆转了,后世胡建的很多地方,都是走陆路进出很难,但走海路进出非常便利的。
短短十年之内,数以千万亩计的良田被额外开垦出来,大量的矿藏被勘探发现,一座座城镇拔地而起,为垦荒的百姓提供工具、农具,配套的工商业也随之兴起。
而朝廷统治者在发现了航海和船舶技术对于建设南部沿海的价值之后,得到了正反馈的激励,也愈发舍得往造船技术里继续投入,形成了非常良性的循环。
十年之内,大汉的造船工业水平比天下刚刚一统时又进步了很多。
而且这些进步都是在没有诸葛兄弟干预的情况下,自发完成的,也就是说根本不需要诸葛瑾再去亲力亲为画图纸、点拨工匠、教他们具体往哪个方向设计船舶。
大汉已经培养起了初步的航海文化和传统,民间也有了自发进步的土壤。因为人口重新恢复,而且增长速度还不慢,加上雕版印刷术和印刷书籍的普及,民间读书人也越来越多,能看懂朝廷宣传、目光长远的百姓也越来越多。
而朝廷这些年一直在诸葛兄弟的掌舵下,不断宣传“之前之所以天下大乱,都是因为人口繁衍而田地不增加,所以人多地少,贫者无立锥之地”。百姓们听懂了这些逻辑之后,民间的富商和有识之士也就看出了航海的巨大价值,
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航海才能找到新的肥沃待开垦土地,这些土地原本或许只是因为被群山或者海峡阻隔、与中原之间陆路交通不便,但只要有海船联络,交通成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