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步走上前行了礼谢恩,又端着双手跪坐在大红案几的右侧边角。旁侧的宫人流水般地将色泽鲜丽、做工精致的菜肴摆上案几,林媛略扫一眼摆在前头的一大碗乳白色的泛着鲜气的羹汤,笑与拓跋弘道:“宫里虽锦衣玉食,鲟鱼这东西嫔妾却是没尝过的,有皇上在,真是嫔妾的好口福。”
说着顺手舀了一小碗汤端到拓跋弘面前。
心情不错的拓跋弘并不急着用膳,只端坐着和林媛两个闲话。“别说是你,朕也难得吃一回。北海离京两千里,这鱼和咱们东边海上的鱼也大不相同,捞起来就算养在海水里,不过一个时辰就要翻肚。北地的巡抚早想着送京城来上贡,可那死鱼的味竟是连河里的鱼都不如了。”拓跋弘笑着,面上隐隐有自己拥有地大物博的疆土而产生的自傲:“还好民间一位渔夫偶然之间找到了法子让这鱼不死,咱们今儿才能吃得到。”
林媛觉得自己貌似听说过这鱼的故事,不过还是追问道:“那是什么法子呢?”
“听说是在鲟鱼堆里头放几条鲶鱼!”拓跋弘说着就笑:“鲶鱼可是吃肉的,钻在鲟鱼堆里就赶得那鲟鱼不住地逃窜,最后有那不中用地被鲶鱼给吃了,可剩余的却都是鲜活着运到京城的。虽然算下来死了不少,但那活着的一部分的价值是那死了的十倍百倍不止,也只有活着的才能运进皇室做膳食了。”
林媛听完了这个故事,点头称赞此办法的确很高明,那位渔夫的确很天才。她知道拓跋弘想听的是什么,斟酌了片刻就道:“这鱼的故事真让嫔妾大开眼界,做鱼是这样子,做人也是一样的。有鲶鱼作伴的鲟鱼就是鲜活的,能赢过对手活到最后的人也是成材的。那些一辈子在长辈庇佑下长大的人就跟那没有鲶鱼的鲟鱼一般,最后都是没有价值的;那些被鲶鱼吃了的,也就都是些不中用的。”
拓跋弘点点头道:“就是这个理。朕今儿吃着鲟鱼心里就在想这些事。”说着面上那笑意都有些自得:“以往朕学诗书礼义,只晓得何为‘正道’和‘仁义’,现在想想这些也觉着迂腐……若全天下都是正道了,每个人身边都没有个使坏的、吃肉的鲶鱼,那我们大秦的人才也都成了废材。只有那些从对手手里头杀出来的人才是有能之人。所以朕现在觉着,为着生存或利益而产生的血腥的杀戮,不光是有益的,还是必不可少的呢……”
瞧着他这个样子,林媛在旁边陪着他点头,心里却在发毛。尼玛的血腥杀戮,你当初登皇位的时候应该杀了不少人吧?先帝除了你之外还有九个儿子,你登基前都是活着的,你登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