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5日音乐会散场的最后时分,《事件报》前期收录的所有“市民采访”言论,于实况“跟踪报道”中全军覆没。
批判较为猛烈的那波声音,一夜之间诡异地全部消失了。
而在4月底、5月中旬、5月底的后三场“生而爱乐”音乐会中,听众发现曲目单里不仅依旧附着导赏和交响乐团分布图,还添加了更多的“小知识普及”!
比如告诉听众,常见的快板、小快板、行板、广板和柔板有什么区别,大概是什么速度,又大概在多乐章作品中如何分布;
告诉听众开头先主题再副题,后来连接句结束句,这叫呈示部;中间戏剧性强,各种主题变形转调,这叫展开部;后面主题副题重现,调性统一起来,这叫再现部。这种常见的结构叫做奏鸣曲式。
以及常见乐器的音色性格;
常见舞曲体裁的听感和发源时间地点等等……
这些劳工听众们累积的常识越来越多,觉得交响乐越听越有意思,而且互相交流感受时还能头头是道地分析上两句。
连权威媒体们都开始觉得自己之前的“理性分析”文章好像有点问题了。
这不是封建时代,这是工业时代,帝国的价值观是讲究“自由”和“私产”不可侵犯的!对于“劳工、小贩、娼妓与绅士淑女同时赏乐”这件事情,人家是合法自由购票观演,你本来就不能从这个角度指责。
所以他们之前围绕讨论的命题,多半是“不懂音乐/不讲礼节的人去听严肃音乐是不是亵渎艺术”这一类。
可现在,人家不太体面没错,但没有不讲礼节啊!此前包括着装、清洁和乐章间鼓掌的问题根本没有出现,而所谓“不懂音乐”…
什么叫懂音乐?什么叫不懂音乐?
是欣赏门槛较低的曲子没错,但的的确确是严肃音乐也没错。
在音乐会上听得津津有味,同他交流还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这难道叫不懂音乐?
一个基本常识是:“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不懂音乐/不讲礼节的人去听严肃音乐是不是亵渎艺术”,这个话题讨论了这么久,结果发现它从源头开始就站不住脚了!
(本章完)
33616271
胆小橙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笔迹中文】 www.bjqige.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bjqige.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