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话说完,钱士完的脸色非常尴尬。他弄不清王兴这番话的真实意图,是给自己难堪,还是真情实感?
李忠看到众人难堪的表情,心里直叫痛快:“妈的,用这样的酒菜招待钦差,还假撇清,拿个‘扒鸡’当好东西,人家王大人没吃过烧鸡是怎的?王大人别看年轻,这话说的可是软中有硬,不简单!这回看你们怎么收场?”
其实,他真是误解王兴了。也难怪,他一个太监哪里能明白王兴的情怀?
王兴虽然算不上好人,但对老百姓确实是充满了极大的同情。
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供养着所谓的上层社会,还要忍受着上层社会的盘剥。他们逆来顺受,只要能活下去,就不会反抗。年景好的时候还行,一旦遇到年景差的时候,活下去这么简单的愿望,也成了难以实现的奢望。
身居上层社会的官绅,居豪宅、穿华服、吃美食、饮玉酒,没有仁心善举,缺少同情正义,似乎永远都不想他们的财富何来?似乎永远都看不到这种不公平的存在。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当老百姓最基本的生存愿望得不到满足,当社会的不公平达到一定程度,老百姓的怨愤得不到渲泄,就会反抗。
到那时,官绅们,你们还能悠哉悠哉地坐在船上看风景吗?
所以,王兴说那些话,部分原因是官场表演的需要——作为赈饥钦差,甫一下船就大吃大喝,确实不大像话,更主要的,他是借机说出自己的所感所想,以期得到在座官员的助力。
其实,为民不为民的,也不在乎这一顿饭,只要把赈饥的事办好,活人无数,自然是功德无量;即使不吃这顿饭,行事再清正廉洁,你赈饥不利,老百姓得不到有效救助,你也是庸官、废吏,再多的好也是不好。
……
不光是李忠,在座的官员大多数以为王兴是在借题发挥,是在做秀,恐怕真正目的是给钱士完难堪。
就在大家准备看热闹的时候,却见王兴端起酒杯,站起来,笑着说道:“不过呢,王某还是有小慈和大慈之分的,与其不吃饭哀叹不已,却束手无策,于民生之艰毫无益处,不若吃了饭行动起来。如此,王某就借这杯酒,敬各位大人,望各位大人齐心协力,助王某把赈饥的事办好。”
王兴这么一来,场中形势立即好转,大家脸色缓和了好多,众官员纷纷举杯应和,然后再回敬,再互相敬,说着各种吉利话,表着各种忠心,释放着各种善意——这才是正常的酒宴气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