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肯定了韩立上次在阶梯教室那番话,还有学校对王保国的处理意见,期间当然还有各种的场面和鼓励话。
从那天起韩立的生活变的更加随意了,随着云家姐妹的肚子越来越大,韩立每天减少了查找、编写毕业论文的时间,加大了对黄帝内经的研读。
需要换换脑子的时候,韩立就把自己手中原有的御医手稿《玉宜堂实录》,以及上次从刘老他们那边拿到的《玉斋奇方大全》、《千金方衍义》、《自在壶天》、《张某随笔》和武威汉墓出土的压药简牍拿出来钻研,希望能从这里面找到一条捷径。
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就溜走了,从国策院批准在羊城、海珠成立出口特区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这段时间四九城的各个街道办为了返城的知青,一开始他们通过召开知青上山下乡积极人物代表大会。
对于那些下乡锻炼10年以上,或者表现优异的知青给予肯定,在上级的协调下,放宽招工条件,直接点名一些企业单位、下达了一定人数的招工指标。
但是这点指标相对返城知青的人数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而且现在还没有分配、找到工作的知青,这是真没有门路的人,但是街道办又不能不管。
为此街道办经过了一系列的摸底、筛选,首先把那些有案底、档案上评价差、在当地结婚的这批知青给剔除掉。
从剩下的这些人里面找出来家庭相对困难的想办法给安置工作,可是这时候的工作岗位上哪去找呀?
于是街道办这边就联合很多部门,让这些家庭困难的知青去各个商场、路口、影院、剧院、饭店、工厂门口这些人流量比较大地方去看自行车收费。
从这一天起,在四九城骑着自行车停放在这些地方的时候就需要缴费了。
一开始出现这种情况很多四九城人都不干,凭什么呀,以前自己随便放也没人收钱,现在进去买包烟、打瓶酱油就要掏自行车看管费。
为此还发生了很多争吵,不过这些不想出自行车看管费的人很快就被现实给教育了。
要知道这时候还有很多返城知青都没有工作呢,他们就成为了大家口中的“待业青年”,这个词从诞生后就被贴上没有工作、不务正业的标签。
这些待业青年怎么着也要让自己吃口饭,老实本分的人有去打零工、扛麻袋、当窝脖的,有在亲朋好友的资助下买辆三轮车拉活赚钱的。
但是,不是所有的返城知青都愿意去卖力气、低三下四赚钱吃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