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利弊相间,刚才说的五利,反过来,就是五弊。”
“一利,促进圣人的传承,反过来讲,就是使得思想永远停留在前人,我们常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若是永远停留原地,那便是故步自封,不思进取。以前既然能出孔子、朱熹等人,难道以后不能出圣人么?”
说完,李逍看向众人,正色道:“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于者乎?”
这句话,是王明阳所写,意思是:否定是创新的原动力,圣人的话未必全对,庸常之语也有金言。
话音落下。
如有大道理蕴含其中,余音绕耳,在大殿中久久回荡。
这句话,又说道朱元璋和朱棣的心坎儿去了。
他们本来就是武人,虽然后面读了书,但打心眼是瞧不起读书人的,读书人不过是用来掌控天下的忠犬罢了。
大殿突然变得十分安静起来。
良久,朱高煦叹了叹脑袋道:“姐夫,这话啥意思,我听不懂,能否讲得通俗易懂一些?”
李逍笑着道:“意思就是否定是创新的原动力,圣人的话未必全对,庸常之语也有金言。”
一听这话,朱高煦兴奋不已:“对!姐夫说得对!天天看那圣人的破书,早就有此想法,英雄所见略同啊!”
李逍:“.”
朱元璋、朱棣:“.”
朱元璋骂道,“闭嘴,大人说话,小孩别猜插嘴。”
说完又看向李逍,道:“不是说你的,你接着说。”
李逍点点头,接着道:“二利,形成文化认同。反过来讲,就是让天下人形成了同一种认识,那就是听圣人一言。就连科举八股,也是要用圣人的口吻来说话。可天下哪里来的这么多圣人,终究是模仿,无法成为圣人。只能让他们越发的崇拜圣人,将圣人挂在口中,听圣人话。陛下既然贵为天子,不觉得天下人,应该听您的话么?是否有些本末倒置了呢?”
听完,朱元璋心中又是一惊。
他是希望天下人都听他的话,但做不到。
只能将圣人植入读书人的心中,用圣人的话,来控制他们的思想,这说来反而是有些本末倒置?
自己反倒成了圣人的傀儡?
李逍每一句话,其实暗中都是针对朱元璋的软肋。
此时,朱元璋心中已经隐隐有了彻动了。
李逍趁热打铁,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