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们吃饱穿暖,走在外面不被人笑话。”
王栓子点点头,抬手握住杨华梅的手,“我吃过饭就赶紧去村后学堂那里看校,学堂已经开学了,学生们都回来念书了。”
“我因为家里的事情耽误了三四天,不能再耽误了,虽说晴儿对咱好,不扣我工钱,可耽误久了我心里也是过意不去的。”
杨华梅道:“嗯,你去吧,学堂看校这个差事本就是晴儿照顾咱家的,你在学堂吃喝住不说,一个月还能拿到四百文钱,”
“我在家里养鸡喂猪,种菜园子,咱爹打理庄稼,两个孩子念书,娘走了,咱一家人齐心协力,也能把小日子给过得红火起来!”
……
吃过了早饭,王栓子去学堂,大白小黑却留在家里。
不是杨华梅不让他们哥俩去学堂念书,而是,俩孩子这过完年都已经十周岁整了,等到下半年腊月的时候就十一岁了。
先前教他们的先生,还有杨永仙都说了,这俩孩子是时候送去镇上的学堂接受正统的教学,为考童生和秀才做准备了。
村后山腰的小学,毕竟是杨若晴自掏腰包办的,聘请杨永仙和另外一位秀才过来教书,是为了造福这村子里的孩子,给他们启蒙。
用现在的话来说,相当于学前班的那种,到了一定的时候自然要送去镇上的学堂念书。
今年村子里好几个跟大白小黑同批次的孩子都要去镇上念书,当然了,更多的孩子则是从海棠学堂毕业后,
家里没条件送他们去镇上继续念书,就收拾东西回了家,开春帮大人下地干活,承袭着祖祖辈辈的锄头柄去了。
又或者找人找关系送去别处做工匠,学一门技术啥的。
大白,小黑,因为深受老杨家这边的印象,所以杨华梅和王栓子是铁了心要培养一下的。
钱财方面,娘家会支助,只要俩孩子稍微考个功名出来,表哥大安,表姐夫骆风棠这边,都有办法安排个差事。
所以杨华梅打算等俩孩子的奶奶过完头七,就送他们两个去镇上的学堂念书,一个月回一趟家。
且说杨若晴家这边,开春了,她收到了骆风棠寄回来的新年的第一封家书。
在上回给他去信的时候她把大志的事情在信中一五一十,事无巨细跟骆风棠说了。
这会子,骆风棠寄了家书回来,家书到手的时候,杨若晴掂量了一下,比以往要重一点,厚一点,
拆开来一看,乖乖,竟然整整三张信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