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是黄淮在文华殿值班。
黄淮很平静。
不久。
文华殿重归安静,黄淮看书,朱高炽看奏疏,倒是互不打扰。
反倒是朱高炽坐不住,好奇的问道。
“别的先生都喜欢向我教导道理,唯独黄先生不同,我不问,黄先生就不说话。”
黄淮面不改色。
仍然一脸的平静,仿佛不在意。
“臣才能不足以教导皇太孙殿下。”
朱高炽有些怀疑,不禁问道:“难道黄先生对我有不满意的地方吗?”
虽然朱允炆去了广东,不代表人们就能转变心意。
离职的官员不少,留下了的官员,想必也有很多人内心对他是不快的。
不过朱高炽有些好奇。
此人未来是朱棣的内阁首辅,按道理并不是排斥的人。
黄淮终于露出了笑容。
“皇太孙殿下误会了。”
“皇太孙之才,臣佩服万分,岂有不满之理,实在是臣了解过北平模式,不知如何教皇太孙殿下。”
“臣的才能万万不及,因此不敢贸然教导皇太孙殿下。”
黄淮的态度,朱高炽惊讶起来。
这还是他南下京城以来,第一个当着他的面认可北平的模式的官员。
“你觉得我的改革是对的?”
“是的。”
“哈哈哈。”朱高炽开心的笑了起来。
他要在大明改革,而不是推倒重来。
推倒重来。
代价太大了,他的实力和局势,乃至于时代的局限性也不足够,更没有相匹配的组织和人才,真正能做的就是拉拢更多的人。
黄淮能支持他,就是好的开端。
“像黄先生一样认可北平模式的官员,在京城多不多?”
黄淮摇了摇头。
给了朱高炽一个失望的答案。
“皇太孙殿下的改革,虽然以利拉拢了不少的人,但是也损伤了太多人的利益。”
“北平的卫所将领,失去了世袭的利益,北平的官员,失去了不少权利,北平的读书人更失去了优待,如此种种数不胜数。”
“人心难变,根据北平模式,我觉得南方可以称之为耕读模式,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大部分人的观念。”
朱高炽并没有失望。
说来说去就是让利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