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小兵没了,敌方防御塔的抗性就会变得奇高无比。
在这种情况下,中路哪怕只留一个人,选择一些技能CD更快,更容易清兵的英雄,也能阻止对面双人推塔。
而节约下来的这个人,就可以发配到边路,要么上路要么下路,形成一个2打1
这时候如果再加上打野光顾,那就是三面包抄之势。
但介于边路线更长的缘故,一波击杀能做的事情会更多。
雪球会被滚的更大。
因此,121阵型没两天就被破解了。
此时的分配,就变成了111阵型+打野+自由人。
即,上中下各一条路,加一名打野,再加一个可以到处东跑西颠的支援性角色。
至此,整个LOL的大致对局模型算是稳固了下来。
以三C为首,打野跟支援性角色为辅。
当然,大框架确定后,小范围的调整在LOL里面却乱象丛生。
有因为喜欢长手的,一局五个位置全部选AD
线上还勉强能看。
但野区跟支援位的AD就非常尴尬了。
打不动野怪,也跑不动图。
不过这种头铁的玩家一般都会被对面狠狠的教育,直到被干的满头大汗才哭着说以后再也不玩ad打野了。
也有因为不喜欢支援位,但好位置已经被队友抢完的,索性选个双打野。
导致自家打野也发育不好,对面打野还一直被恶心,最终两头不讨好,从而成为全员公敌的。
还有虽然选择了支援位,拿的也是辅助类英雄,但满脑子却有一颗想操作的心,结果三线游走带崩三路,引发全队破防的。
这种乱象又磨合了好几天。
最终才把支援位取消,锁定了一条双人路。
不过双人路此前出现过双中打法被退环境的缘故,因此这次出现的双人路,只存在于边路。
而且很快就被锁定在了下路。
因为,下路作为前期的战略资源点【元素龙】更近的一条路,爆发小规模团战的频率非常高。
倘若自家把双人路安排在上路。
那么一旦到了小龙节点,自家上路双人组无法及时支援。
对方下路双人路却可以喊来中单跟打野,形成一波4v3.
又赢资源又赢团。
导致最终大家都默认了,下路为双人路。
大方向确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