骥操作几次,等有了点实际工作经验再回过头来听理论课就容易多了。这种听了做、做了再听的过程不光走一遍,怕是得来回来去走好几遍才能修得正果。大概时间从一年到三年不止,得看个人天赋。
也不光赵士祯这样,负责炼焦炼铁的李之藻,制造简易机床的徐光启,一开始的时候都这样,到现在已经熟悉两年多了还没完全走上正轨呢。
好在洪涛等得起,目前也不需要大批量的火枪、火炮,就算有了也用不上,手里没人啊。袁可立的水师只凑了两千多人,第一艘海船刚刚铺设龙骨,年底能不能顺利下水都是个大问号。
“告诉陈矩,从戌字库取200架弩送到北校场,不要弩箭,朕要为入秋的狩猎做准备!”
洪涛最得意的一句话就是未雨绸缪,火枪暂时没有,钢板弩也没有,但不能闲着,先用明朝的角弩让小宦官们练练臂力和队列,找找感觉。
要问皇帝从禁军武器库里私自调派好几百架弓弩会不会引来官员的质疑,肯定会,但不会太强烈,随便找个差不多的理由也就糊弄过去了。
弩这种远程武器在明初还算比较受重视,但随着永乐皇帝更热衷使用火器,弩逐渐被边缘化,甚至停产。到明孝宗的时候恢复了几十年,随后又被搁置。除了部分卫所还在使用,京营和边军很少装备。
如果换成火铳,无论长短型号,没有兵部的书面文件,贵位皇帝同样一支也调不出来。神机营厉害不?平日里训练完毕也要把火枪、弹丸、火药入库保管,由专人登记造册。
(本章完)
73574376
第十个名字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笔迹中文】 www.bjqige.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bjqige.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