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中国经济规模,已经是日本国的2.73倍,加工制造能力,也相当于日本国的2.1倍。从战争潜力上讲,中日双方显然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更何况,中国军队的规模,即使不再进行扩编,也相当于日本国的4倍以上,这些年军队的状况,基本保持着比较良好的运转态势。乐观估计,日本国即便是再努力发展十年,中国军队保持着原地踏步的现状,日本军队的实力,也只能和中国军队的战争实力,达到同一级别。
船小好调头啊!日本国可以做的事情,放在中国这艏巨轮上,就有些难办了。一旦国民经济由正常状态,转入到战时经济,对十二亿国民的生活的影响和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如果由此而引发了大规模社会动荡,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如果日本人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向中国动手还好,要是他们不动手,那将怎么办?!如果因为和日本人的军备竞赛,拖垮了国家经济,这个罪名,是任何一届中央政府都难以承担的。
考虑再三,中央政府还是采取了相对稳妥和折中的办法,对于一些关系到国家军队建设必须的企业,实行了秘密的部分转型。同时,将一批和军队关联程度较高的企业,转入到三线地区,为突发的状况,提前做好准备。
对于形势的相对乐观的估计,让中国政府在战争准备上,没能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为以后的国际形势的恶化,留下了隐忧,同时,也为战争初始阶段的一连串失利,埋下了伏笔。
不过,对于军工企业向三线地区的转移,以及保留战争潜力的预防性措施,也从某些方面,弥补了这些隐患造成的损失。
中日之间的争吵,显然,也影响和波及到到其他地区。
夺取了印度北方军事重镇巴特拉市后,按照徐汉的想法和战前预案,巴基斯坦军队,将以此为基地,继续向印度平原的纵深区域,发展自己的实力。但是,在夺取巴特拉市之后,他不得不命令部队原地修整。
国防部接到政府停止进攻的命令。
巴特拉市的毁灭性攻击引发的负面影响还没有消除之前,不适宜开展对印度军队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对于战争形势和国际舆论压力,徐汉当然清楚。他也能体会巴基斯坦政府的困难。但是,当前这么好的军事态势,如果不加以利用,对于巴基斯坦军队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面不让自己再有大规模军事行动,并不代表不让自己制造小规模军事冲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