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剑仙李太白的诗句:“飒沓落星河,醉酒如当歌。对月求大道,舍漏又如何?”
“言思,我且跟你说《舍漏功》的故事。”丁耒联系起“侠义榜”里的《舍漏功》,上面注释足足有上千句,很少有修炼功法,如此功一般,带有浓厚的佛道风情,并不是佛陀喂鹰,也不是仙人对弈,而是很平凡的故事。
《舍漏功》与《坐忘功》一样,所以是最基础的功法,也是最易学的功法,也是与其创始人有关,不像别的功法,例如《子规墨劲》,《天衣决》那些一眼霸道,内容深邃难懂,反倒是轻松自然,温润如水。
“舍漏”代表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一个老人与年轻人的对话。
与丁耒的世界不同,在大宋年间,有一位隐士老者,曾在山间结庐而居,高山流水,好不惬意。
他前半生是曾也是一名书生,因大宋信道,他也潜心看过不少道书,一来二去,也知道不少哲思————天地交感,阴阳两合,水火既济,皆不出于相对相生相克真理。
他依据这样的道理生活,虽然没能考上秀才,却也乐的一生逍遥。
老迈之年,如一日光景,转瞬即逝。
这天,老者在河边钓鱼,忽然有一名年轻人游山玩水,见了老者钓鱼,他也不打扰,静静观看。只见老者钓了非常多的鱼,但每钓上一条鱼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鱼,他都丢回河里。
旁观人见了不解地问:“别人都希望钓到大鱼,你为什么将大鱼都丢回河里呢?”
老者不慌不忙地说:“因为我家的锅只有尺这么宽,太大的鱼装不下。”
不让无穷的欲念攫取己心,“够用就好”也是不错的生活态度。当人们一旦有了贪婪心,毫无忌惮的吞食,不仅影响身体,更会使得自己越发的贪得无厌,那可真是一个可怕的景象。
取自己够用的,不必贪求,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修练。
无为不争,不是纯粹的不做事,而是为所恰当之为。阴阳太极,并不是极致逆反,而是恰如其分的等同,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状态。舍漏并不是无漏,而是舍得用得,见得说得,忘得也弃得,得之泰然,失之坦荡。
年轻人听罢,感受颇深,于是拜了老者为师,老者于是传下一道功法,结合了佛家的禅道,道家的无为之道,就是《舍漏功》此功法。
《坐忘功》也有类似的功法介绍,也是老人与年轻人的对话,角色不同,人生意味不同,忘与舍,坐与漏,其实也相差无几。两部功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