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刺史就抽了抽嘴角,问道:“这承诺你们不会与每一个村寨里的佃户都做了吧?”
“不不不,”唐大人连忙道:“就与一个村子做了,就是大安村那个村子,他也是今日才回来的,承诺便是今日做下的。”
他解释道:“喻刺史不知,大安村是我们这几日走过的村落中最大的一个,足有一百六十七户,共九百七十八人。”
喻刺史惊讶,“这么多人,近二里,都快可以形成一个乡了。”
唐鹤却摇头道:“可惜它周围并没有村落,这个村也不是自然形成,而是为了方便耕种这些田地前些年才搬迁组起来的。因此并不能成乡。”
十里为一乡,一般村子都小,像七里村,它都没有一里,还是和大梨村的一部分户民组成了一里,里长便是大梨村那边的人。
像一个超过一里的村落就是一个很大的村了。
比如大梨村,那里不仅有大集市,还有道观,有大夫,有肉摊,有专门买卖粮食的人家。
他们那一片的村民就从来不去白马关镇买卖东西,图方便就去大梨村,图丰富多样那就去县城。
因为去县城和白马关镇是差不多的距离,甚至比镇上还要近一些。
白善当时看到大安村那样的地理位置便知道是有心人特意选的地方,为的就是让他们与世隔绝,少与人往来。
一般这样的大村也要比别的村落富裕一些,但大安村却穷得连丝油味儿都闻不到,上至老人,下至孩童,穿着的衣服都是补丁累着补丁,有些青年壮年,直接穿着短打褂子,就是因为那地方只有大安村一个,除了种地外他们什么都做不了。
唐鹤做过地方官,自然也是一眼就看出了关窍,因此这会儿就忍不住暗示提醒起喻刺史来,笑道:“我这学弟年纪小,读书又有些读傻了,看见他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虽说我们安抚他们说将来这片土地还是由他们耕种,却依旧惶恐不安,一时没忍住就当众做了这样的承诺,甚至傻乎乎的把自己的名帖都交了出去。”
喻刺史上下认真的打量了一下白善,片刻后笑道:“白大人宅心仁厚,倒也情有可原。”
唐鹤叹息一声道:“但这些田地毕竟是岐州的公田,我等只负责赎买回来,怎能越俎代庖的定下佃租之事,所以少不得要拜托喻刺史了。”
喻刺史就笑道:“好说,好说,这样吧,明儿我和唐大人一起下乡如何?”
他笑道:“只要唐大人不嫌弃我碍事,我们可以一同下乡处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