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村民也纷纷附和:
“我也去,这以后可是咱们孩子上课的私塾。”
“就是,要不是招娣,咱们的孩子就只能去县城上私塾,路程远不说,还贵。”
“走走走,大家都去帮忙。”
当然,有人想着让孩子上私塾,也有人不想让孩子读书的。
那些不想让孩子读书的人都觉得孩子读书没什么用,还不如早点跟着大人下地干活,帮家里人减轻负担。
尤其是适合读书的孩子是女孩的人家,根本就没想过把女孩送去私塾。
在他们的观念中,女孩长大了终归是要嫁出去的,长大前能帮家里干点活。
长大后除了能换点彩礼钱,真的没有任何价值。
这就是从古至今都有人重男轻女的原因。
那些不想让孩子上学的人家,低着头默默离开。
而想让孩子上学的人家,全都一脸兴奋的跟着去私塾帮忙。
其实,老秀才做私塾监工的时候,每天都会和前来帮忙的村民说说读书的好处。
甚至拿出当初胡招娣劝他的那些话劝诫村民们。
孩子读书不一定都得去考功名,也可以谋其他出路。
当时一起建私塾的村民们都听进去了。
只有那些不愿意让孩子去上学的村民依旧保持老观念,孩子上学纯粹就是浪费银子。
来到村东头私塾门外,大伙七手八脚的帮忙一起卸车,并将桌椅全都整整齐齐的摆放到课堂中。
剩下的桌椅全部放到另一间没打算开的课堂中。
私塾的最右边还单独隔出一个房间,当作老秀才的休息室。
书籍从马车上卸下来后,全都搬进老秀才的休息室。
落了锁之后,胡招娣一行人才返回纪家。
胡招娣让胡铁牛将牛车送回去后返回纪家吃晚饭。
胡铁牛本想拒绝,但看到胡招娣从马车上拎下来的食盒,拒绝的话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中午那回味无穷的丰盛午饭已经将他彻底征服了。
胡招娣刚进屋,纪春花就迫不及待的将她的妹妹纪春兰拉到胡招娣面前。
“招娣,我妹妹已经答应和我一起做衣服了。”
胡招娣满脸欣喜:“真的?”
“嗯,是真的,她丈夫和公婆都支持她。”
胡招娣看向纪春兰:“春兰姐,恭喜你嫁了个好人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