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三大经济核心区相提并论的经济板块。”
南方的面积虽然小,却是东非资源最丰富的地方,除了石油和天然气能源以外,完全可以实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
而且,其气候在东非也比较适合农牧业的发展,因为这里是东非全国唯一的温带地区。
东非的南方各省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以南。
而这也是东非最适合发展农牧业,尤其是优质农牧业的地方,要不然布尔人和祖鲁人当年也不可能在这里放牧为生。
亚尔斯德说道:“我们计划,从莱索托山区和斯威士兰山区为起点,尤其是莱索托山区,疏导部分河流注入奥兰治河,从而补充奥兰治河支流法尔河的水量。”
“同时,在法尔河下游建设大型水库,对于河水进行拦截,同时建立多条干渠,将法尔河的水引向河流两岸的平原地带。”
“这是一项长期计划,我们预计在二十年内完成,其不仅要在上游建立多座大型拦水坝,还要建设一部分隧道,最终下游的配套设施建设也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工程。”
这里,东水西调工程和前世南非和莱索托两国的莱索托高原调水工程很像,但是东非的野心显然更大。
毕竟,前世莱索托只是一个连南非都看不上的黑人保留地,两国之间的调水工程,也算是跨国合作。
而东非则不然,莱索托本来就是东非的一部分,所以东非不需要顾及太多,而且东非的调水量也会超过前世莱索托高原调水工程。
前世莱索托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和南非之间不可能完全同心同德,其本国也需要为可持续发展,在调水规模上更加保守。
而东非基本放弃了对莱索托的发展,莱索托对于东非而言就是山区,人口维持在最多几十万,甚至不到十万规模即可,并不需要发展工业,农业等任务,只需要作为东非的水源地即可。
而这也就意味着,东非可以从莱索托引出更多的水源,毕竟人口少了,当地的用水量也会大大减少。
除此外,东非的东水西调里可不仅仅只有莱索托这一个水源地,而是多个水源地,除了莱索托以外,还有斯威士兰等德拉肯斯山脉水源地。
从这一点上来说,东非的东水西调更像前世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工程,而且两者在自然条件上也比较相似。
德拉肯斯山脉可以看做澳大利亚的大分水岭,而墨尔本和悉尼等大分水岭东部城市可以视作东非德拉肯斯山脉东部的新汉堡港市和马普托市等城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