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闻言点头:“你这样说倒是不错。
不过也不能说,没有教这些东西。
比如咱弄的国子学里,就有教授算学,还有治理河道之类的科目。
要不然为什么国子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用起来好用呢?
你说的这些,咱之前已经是想到了!
在这上面,咱爷儿俩,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
朱元璋说这话时,面上忍不住的露出了一抹的笑意,带着一些洋洋得意。
言语之中,也不自觉的就用起了‘爷儿俩’这样的词儿。
一看便是不知不觉间,已经把韩成当成了自己的子侄。
要知道,一般而言,朱元璋可是只会对朱标用上‘爷儿俩’这个词儿。
其余的,就连燕王朱棣,晋王朱棡,也很少被他如此称呼。
可现在,韩成却得到了朱元璋的这种称谓。
若是被别人知道,还不知道会羡慕成什么样子!
韩成道:“岳父大人高瞻远瞩,这安排自然是极好的。
只是……国子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终究不是一个长久之策。
这需要和科举相结合才行。”
“和科举相互结合?”
朱元璋念叨了一句,声音带来一些迟疑。
“对,就是和科举相互结合。
不和科举相互结合,科举考试只考四书五经的话,那么哪怕是学校里会教授这些内容。
那这些学生们,也不会把太多的精力,给放到这些科目的学习上。
只会主攻四书五经。
毕竟,那才是能让他们高升的门路。
为什么这么多人,热衷于学习四书五经?
就是因为将之学的好了,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从而获得官身,实现人生腾飞。
学其余的,都是在万般无奈之下,才进行的选择。”
听到韩成如此说,朱元璋显得有些意动。
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想要让人重视这些知识,结果科举的时候,却还只考四书五经的内容。
这样的话,别人肯定不会在这上面花大力气。
只会把所有的精力,都给投入到考试所需要的四书五经上。
自己现在举办过的国子学里面培养出来的学生,之所以好用,就是因为他们不必经历科举。
他们所学到的本事,在今后便是他们晋升的阶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