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本站设为首页
收藏笔迹官网,记住:www.bjqige.net
账号:
密码:

笔迹中文:看啥都有、更新最快

笔迹中文:www.bjqige.net

如果你觉得好,恳请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笔迹中文 -> 大明元辅 -> 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办(下)

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办(下)

温馨提示:如果本章属于内容错误等情况,请点击下面的按钮发送报告,我们会在一分钟内纠正,谢谢

  廷推这个制度,后世有人将之看做是某种程度上的皿煮选拔制,但本书前文中对此已有所述,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至少有明一代的廷推与皿煮基本没关系。

不过大明一朝还是很喜欢用推举这个手段来展示官员得位之正的,于是廷推就与类推、部推、敕推一起,构成了明代官僚铨选最重要的部分。

理论上来说,廷推的推举对象通常是大九卿和巡抚,而参与者是阁臣与大九卿。以参议推升之官员票决的结果,作为皇帝参考的主要依据。

这与类推(参与者为吏部,推举在内六品以下与在外五品以下官员)、部推(参与者为吏部,推举小九卿、方面[如兵备道]、知府等)、敕推(参与者为九卿、科道,推举阁臣、吏兵二部尚书、总督)相结合,形成了公意表达的递升。

考虑到科道官僚的选举亦参照公意,明代的铨选同时在事实上构成了一种公意表达的循环,并凭此作为对抗皇帝特简的办法——皇帝拒绝廷推结果,实际上是间接否定部推、类推的结果,并可能影响敕推的合理性。

这么一说明,诸位看官可能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推荐阁臣不是应该叫敕推吗?

是的,正式来讲的确叫敕推,只是后来这两者有合二为一的趋势,慢慢的就都以廷推来一概而论了。

这种推举制度之所以能形成并且延续下来,其实有两点最根本的原因,这两个根本原因都出在皇帝身上。

其一是,推举制度方便省事。这个其实很简单,满朝上下那么多臣子,作为皇帝而言,他可能连“全部认识”都做不到,遑论知根知底了,因此有些职位并不一定都要仔细考虑。让大臣们拟定几个人选,大致差不多的就可以了。

这有点儿像后世的人们用电脑,当懒得动脑子、或者面对无关紧要的问题时,电脑会为人们推荐几个选项,人们只要作个简单的选择就可以了,相当体贴。而对皇帝而言,推举出来的这几个人选可能在他的印象中都差不多,用谁不是用?

从这一点上来看,还能顺便想明白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明代中后期的内阁阁臣绝大多数都有“帝师”经历(这里是指做过日讲官)。

答案很简单:你做过日讲官,皇帝对你印象比较深刻,至少大致上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那你相较于其他仅在皇帝脑海中存留一个名字作为符号的官员来说,优势当然大了无数倍。

推举制度可以形成并延续至今的根本原因之二,则是对于皇帝而言,这种制度并未削弱皇帝的人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12345下一页

看了《大明元辅》的书友还喜欢看

从星穹铁道星神开始的吃吃吃!
作者:脑子有洞的咸鱼
简介: 这是什么?贪饕星神?吃一下!这个亮晶晶的是什么?琥珀王的钻石头?

...
更新时间:2025-04-01 18:48:03
最新章节:第576章 其实贪欲也有野史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作者:挥剑斩云梦
简介: 公元1469年,中美洲阿兹特克帝国极盛的年代。一个后世的灵魂穿越而来,他要拯救印第安...
更新时间:2025-04-01 18:23:00
最新章节: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问:敕令骑士的板甲冲锋,该怎么挡?
明尊
作者:辰一十一
简介: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以统天。无上明尊,时乘六龙,所其无逸。————————————...
更新时间:2025-04-01 18:37:00
最新章节:第二百五十四章 归家漫途友孝悌,屏翳雨落雷霆动
晋末长剑
作者:孤独麦客
简介: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
更新时间:2025-04-01 18:36:00
最新章节:第五十六章 相天下
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
作者:烟火酒颂
简介: 穿越名侦探柯南的世界,池非迟被送进了医院。

周二。
更新时间:2025-04-01 19:02:50
最新章节:第3910章 想象力很丰富
易孕体质,七零长嫂凶又甜
作者:方赢
简介: 程惠上辈子心软又糊涂,活得悲惨无比。在后妈的眼泪攻势下,把到手的工作给了妹妹,自己替...
更新时间:2025-04-01 19:02:07
最新章节:第1007章 幸福也不过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