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那里,哦,天竺,天竺棉花多,让他们把棉花卖过来,咱大明卖给他们棉布?”
朱闻天打起了加工的主意,他不想把大明的棉布直接卖出去,棉布的衣服比麻布的好。
加工的海鲜,他同样要卖到大明各地,叫百姓吃到。
“他们愿意穿麻布的衣服不?苎麻的,不是织麻袋用的黄麻。
糖他们愿意买,历史上明朝出口白糖很多,可我百姓还吃不到糖呢!
纸,有纸,纸能出口,就咱们的宣纸,宣纸的工艺太多,麻烦。
咱造简单的白纸,用木头,不缺木头,或者让他们运木头过来,咱们再加工成纸张。
然而依旧无法给大量的女人找到工作,她们在非农忙的季节时,还是光呆着。”
朱闻天想了一个又一个,考虑方方面面。
比如耕地的时候没有大牲口,只能人拉犁,耕深了人受不了,耕浅了效果不好。
女人在这个情况下不能出去工作,得在家帮忙,持续性产业难道停工?
和北元的战争之后,获取了大量的牛马,一部分好的要拿来专门育种,其他的放到各地租借给百姓。
“得哪时候才能机械化?牲口化也行啊!人拉犁一天才能耕一点,山东根本没有人手打麦茬,只能……诶?”
朱闻天停下笔,画好了,同时也想到了一个主意。
“今年拼命造翻耕设备,山东与河南、河北地区有大量的平原,麦茬种植产量低,让他们出钱租设备。
原来的亩产增收后的数量的一半给我,当作租赁费了,同时他们的大牲口要无偿借出去,别人只给喂个食。
女人养鸡,在家养殖,猪不好养,又脏又累,那么多赚钱,他们就愿意干了。
有了多余的粮食,拿一点出来喂猪、喂家禽,其他的自己吃,养好身体。
夷人爱吃风干鸡不?火腿呢?谁不吃猪肉来着?那就不给他们,就是事儿多,现在回回都吃猪肉。”
朱闻天放弃给女人提供大量工作岗位的打算,在家养吧!也是个小农经济,给提供技术。
而且能够提供大量的猪皮,不要把猪皮给红烧了,或者做成冻儿。
骨头也要留下来,大批量收购,拿来熬胶,以后做砂纸等东西的时候当黏合剂。
同时鱼肝油不得装进软胶囊里面嘛!否则怎么储存和运输?把油运到地方,一次用筷子蘸一滴吃?
“洗澡,屋子里咋这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