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胡惟庸都无法从国库里掏出钱,那个心式记账法叫人很无奈。
地方工程,想让朝廷出钱,会有工部的人去核实,看看那个工程是否需要那么多的钱。
他们特别厉害,用什么料、多大的规模、多少天、人工数量,他们给出来的数据与最后完成的数据比例相差不到一分,即百分之一。
只能从料上造假,数据上造不出来的,应该用红木的地方,非要用柳木,这就是差价。
敢那么干,监工等部门全要打通,这可不是说被逮到赔钱、坐牢的问题,会死人滴!
“还有吗?”朱元璋同样想花钱,下丘村写的题本上说了,资金流动起来才行,流动的过程中是存在利润的。
并且应该推动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因为之后的海外贸易,需要大明国内的需求增加。
东西和钱,不能直接发给百姓,除非百姓受灾了,或者生病到惠民药局,进养济院,官学朝廷补贴。
那么钱要花出去,用在百姓身上,任何社会生产活动,必然有人参与。比如修路,它也是经济属性的一部分。
在这个社会行为当中,包含着利益交换,利益交换量越大,需求和供给增加量则大。
如此才能叫百姓手中有钱来消费,并且生产,与夷人进行贸易中的顺差结果满足自己的需求,即财富增加。
钱一直留着,属于浪费。
为了稳定,可以不出现财政赤字,还没到那种激进的国家发展速度需求的程度。
等有一天需要的时候,证明国外技术提高得太多了,影响了大明的贸易顺差,大明不得不采用综合手段来割韭菜。
朱元璋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这个理论给弄明白,现在一听有人要花钱,他表示支持。
宫里的钱尽量不花,他等着发行纸币,用宫里的钱当抵押物,到时候放出宝钞来促进经济发展。
朝廷先用正常的货币来推动经济,明年将是重要的一年,许多事情要放在明年处理。
今年在努力制造蒸汽机、船只,还有挖矿,让军队好好学习。
“陛下,修路,修采矿区,即新命名的马鞍山铁矿到应天府的铁路,因为工厂区要建在应天府。”
另一个户部尚书俞浦提议,不用工部,户部也想有更多的钱,花出去才能赚回来。
“臣附议。”这次附议的是另一个工部尚书赵翥,两个部互相附议,积极花钱。
“准了!写题本。”朱元璋同意,之前说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